準噶爾盆地北三臺地區(qū)清水河組低滲透儲層成因機制
石油人才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2/11/15 11:44:21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人才網(wǎng)
碎屑巖低滲透儲層成因機制包括低滲透儲層物性主控因素和儲層致密史-油藏成藏史匹配關系兩個方面。綜合利用巖心觀察、薄片鑒定、圖像分析、掃描電鏡觀察、壓汞與巖石物性測試等多種技術方法,對準噶爾盆地北三臺地區(qū)下白堊統(tǒng)清水河組低滲透儲層進行了研究。儲層低滲透特征具有沉積作用主控、壓實作用主導、溶蝕作用改善、膠結作用強化的特點。針對砂質礫巖—細礫巖、細砂巖、粉砂巖和泥質粉砂巖,以“儲層成巖作用演化序列-儲層孔隙結構”為約束進行地質歷史時期儲層物性的恢復,確定不同區(qū)帶、不同巖性儲層的低滲透形成時間,結合油藏成藏史及原油分布特征,分析清水河組低滲透儲層成因機制。清水河組存在3類不同成因類型的儲層,Ⅰ類為中滲成藏現(xiàn)今中滲儲層、Ⅱ類為中滲成藏-現(xiàn)今(特)低滲儲層、Ⅲ類為(特/超)低滲成藏現(xiàn)今(特/超)低滲儲層;其中Ⅱ類細分出2個亞類,Ⅲ類細分出4個亞類。針對不同成因類型的(低滲透)儲層,結合成藏時期儲層滲透率特征、儲層含油級別、原油特征及試油試采成果等,進行了鉆前勘探潛力分析及有效開發(fā)增產措施的優(yōu)選。
【免責聲明】
石油人才網(wǎng)發(fā)布的資訊,是為傳遞共享信息為目的,不以贏利為目的,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本站轉載的部分資訊稿件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速來電或來函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